嘉兴学院教务处

嘉兴学院教务处

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运行,学籍管理,以及实践教学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在校党委校行政和校长、主管副校长领导下,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围绕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出教学建设、改革、管理的建议,推进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
01820
i集大门户

i集大门户

“i集大”是我校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门户集成了OA、一表通、一卡通、教务、科研、学工等业务系统,以及200多项网上办事服务,实现了各项办事服务的统一办理入口、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消息提醒。“i集大”门户支持电脑、手机APP和微信等多种终端,方便师生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通知、办理事务。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
01810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直属二级单位,代表学校承办并归口管理各类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社会化考试等工作,是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继续教育一直是西南交通大学办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从1956年即开办成人高等教育。经数十年发展,先后举办过夜大学、函授、脱产、半脱产、自考助学等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01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可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学校曾先后获批成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经贸委工商管理培训基地、铁道部继续教育西南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是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还积极承担各类行业和社会考试工作,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川中心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四川指导中心和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考试的授权考点,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成都考区办公室”。作为学校继续教育的承办单位,原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曾分别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建设组织奖”金奖、“中国十佳网络教育学院”。新组建的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面向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和专科起点本科三种层次,开办有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涵盖了教育部许可开办的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层次和种类。目前,学院可开设40余个网络教育专业、50余个成人函授和自学考试专业,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60余个网络教育学习中心、10多个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和10余个自考助学点。学历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在校学生人数,均居同行业前列。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还将依托学校学科覆盖面广、教学力量强的优势,继续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举办各种层面、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尤其利用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组织机务、工务、牵引供电、运输调度、无缝焊接、运营管理等相关培训,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培养专业人才。在新的形势下,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将始终坚持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确立培养优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重视技术创新和教学支持服务,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学院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一流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品牌,让西南交通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回馈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01780
长安大学信息门户

长安大学信息门户

长安大学信息门户是长安大学为学生提供的一项服务,它是一个集合了学校各种信息的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长安大学信息门户是一个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网站,包括:- **在线学习**:可以查看课程表、成绩、考试安排等,也可以参加在线教学活动和资源共享。- **本科教务**:可以办理选课、转专业、毕业设计等相关事宜,也可以查询教学通知和规章制度。- **长大导航**:可以快速访问长安大学的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网站,了解校园新闻和活动。- **个人中心**:可以修改个人资料、密码、邮箱等,也可以设置个性化的门户界面和功能。要登录长安大学信息门户,你需要使用你的账号和密码,或者使用微信扫码登录。你还可以用以下登录方式:- **统一身份认证**:使用你的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 **教育网认证**:使用你的教育网账号和密码登录。- **校园卡认证**:使用你的校园卡号和密码登录。
01760
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玉溪师范专科班,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玉溪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聂耳的故乡玉溪市,占地面积1014亩,是距离省会昆明最近的地方院校。学校明确了以建设“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开展留学生教育,主动融入区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体系。学校秉承“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的校训精神,立足滇中,扎根玉溪,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了近6.5万余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区域基础教育和滇中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以教育学科为重点,优势特色学科为骨干,应用学科以滇中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创新体系。现有省级高校B类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立项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3个。 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7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玉溪市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有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濒危语言研究中心、古生物研究所、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等23个研究机构。学校拥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泰语为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地理科学、生物科学、艺术设计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2020年-2021年美术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物理学五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国家二级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法学专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现有15个教学机构、13个党政内设管理机构、17个直属机构、3个群团组织。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13785人,教职工数为83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73人,副高级19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59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14人,云南省“两类人才”1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56人,“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19人,玉溪市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29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514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59项,地厅级项目224项,横向项目110项。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1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330余篇,被SCI、EI、CPCI等收录的论文320余篇。共有47项学术研究成果获省、市有关部门奖励,教师获得专利授权92项。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10万多册,电子图书约79万余册,电子期刊17万余种,各类数据库22个,已实现对现有纸刊的全覆盖。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和《玉溪师范学院报》2个公开刊物。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玉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创建“玉溪互联网大学”,与玉溪市旅发委合作创办“玉溪文创学院”,与新华网联合创办“创客学院”,与玉溪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玉溪纪检监察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共建“聂耳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聂耳和国歌研究院,与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共建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玉溪今晖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玉溪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幼儿园,与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合作成立玉溪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玉溪体育运动学校合作成立玉溪师范学院体育高等职业学院,与通海县政府共同成立“杞麓湖发展研究中心”。学校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展科研和文化传承。利用多民族融合的滇中核心区域和聂耳故乡的优势,依托“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传习实验中心”和美术学、体育学、音乐学等学科,组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提升,形成科研的优势聚集和创新发展,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体育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全面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近年来,学校获评“云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云南省普通高校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试点高校”,先后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等荣誉称号。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85项。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国际化办学。建立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如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的院校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关系,积极拓展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保加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高校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师生互换、科研合作、艺术文化交流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有国外实习基地30个,国外汉语言文化中心3个,是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建设成为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
01750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拥有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6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32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导师1000余名,在校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7500余名。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完备、培养模式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2021年黑龙江大学共招收11个学科门类35个一级学科的93个学术型学科专业和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农业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土木水利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图书情报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等1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30个专业学位领域硕士研究生。目前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598人,全日制研究生在校人数6574人,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人数390人,研究生在校总人数7562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达到历史空前。
01750
湖南大学身份认证系统

湖南大学身份认证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 是学校权威的数字身份管理与认证服务中心, 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为学校信息化资源和应用服务的安全提供支撑;为师生提供“单点登录,多点漫游”,变管理一群账号为一个账号; 为系统管理员减轻用户信息维护和密码管理工作量。基于SAML2.0建设身份认证联盟中心,实现与独立学院和合作院校等第三方机构之间用户身份互认证,支持跨域认证、移动认证、互联网认证,包括OAuth2.0、SAML2.0、OpenID Connect等新的协议和规范项目所提供服务内容包括:安全监控与审计服务、个人自助服务、统一授权服务、统一认证服务、统一接入服务。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
01730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数字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图书24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2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1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学校现有党政管理机构19个,二级学院20个,教辅单位6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按照“建设符合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沿着“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