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立即入驻

中国海洋大学

8个月前发布 98 0 0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学校创建于...

收录时间:
2024-08-23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中国海洋大学浏览人数已经达到98,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中国海洋大学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中国海洋大学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嘛哩嘛哩(m站)提供的中国海洋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嘛哩嘛哩(m站)实际控制,在2024年8月23日 03:20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嘛哩嘛哩(m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奥塔哥大学

奥塔哥大学

奥塔哥大学在世界排名前1%的大学中名列前茅。选择奥塔哥是为了获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出色的学生体验。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Nau mAI、haere mAI、tauti mai–我很高兴欢迎您来到新西兰奥特罗亚的第一所大学。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1869年创办奥塔哥大学的早期苏格兰移民高度重视教育,并认识到大学在塑造个人和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致力于继续他们的愿景,并使其适应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为此目的,我们高度重视与tangata whenua的伙伴关系和毛利人的重要性。奥塔哥大学提供了一个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环境,以卓越著称。作为一个大学社区,我们致力于应对巨大的全球挑战,培养跨学科的下一代专业人才。你将从致力于教学和国际公认研究的学术人员那里学习。他们经常与其他国家的专家合作,我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影响到当地和全球问题。重要的是,在奥塔哥,你将有机会定义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成千上万的毕业生现在生活在全球各地,为法律、健康、科学、商业、教育、研究和政治做出贡献。许多新西兰最著名的艺术家、小说家、诗人和领导人也从奥塔哥出发。我希望你喜欢这里的经历,并充分利用提供的许多课外和课外机会。奥塔哥大学位于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请抽出时间来探索我们家门口的海滩、山丘以及当地动植物。除了获得世界级的资格证书外,我还相信你在这里会结交终身朋友。离开后,奥塔哥大学和美丽的达尼丁市将继续在你的生活中占据特殊的位置。我祝你一切顺利。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2021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学校现有教职工472人、全日制在校生4768人。设有妇女发展学院、法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院部。设有法律、社会工作、教育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招生专业17个,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女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艺术5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行、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学校历经多次跨越发展,确立了“四个着力”的办学定位:着力强化妇联干部、妇女干部培训主责,建好建强妇联干部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优势学科,成为培养服务社会、家庭和妇女群众的人才摇篮;着力在国际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教育事业中彰显中国特色,成为中国妇女民间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着力发挥妇女研究智库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和家庭建设研究基地。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妇女儿童家庭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通过委托课题,发布妇女教育、妇女发展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妇女工作提供智力服务。学校设有家庭建设研究院、全国第一个设立的女性学专业、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妇女部署执行主任任荣誉教授的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全国唯一的中国女性图书馆。学校是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妇女人才短期培训项目和硕士学历学位项目实施单位、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实施单位,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联合教席单位、中外女校校长论坛发起单位、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长单位。着眼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崇德、至爱、博学、尚美”的校训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厚植办学特色,为新时代党的妇女教育培训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建校后设立的体育组。复办后又称为体育教研室。1982年12月体育教研室更名为体育部。2008年6月学校在原体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体育学院,正式建院面向海内外招生。“尚文尚武,亦中亦外”为学院院训。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本科专业为体育教育,目前已形成以篮球、羽毛球竞技体育项目为重点,以龙舟、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亮点,以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项目为特色的专业格局。2013年学院获批体育产业管理硕士点,2014年正式面向海内外招收研究生,2016年开始招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院目前拥有“福建省运动科学与健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体育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体育产业管理研究中心”“运动休闲研究中心”三个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博士9人,拥有10多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12名教师拥有海外学习交流的经历。近五年,共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30篇(含C扩),CSCD来源期刊文章4篇,其中一类A共5篇,一类B共9篇;成功申报课题25项,其国家社科5项,教育部2项,体育总局4项,省社科6项,获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学院连续三届被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荣誉称号,曾获得“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具有招收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游泳等五个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男子篮球队勇夺九届CUBA总冠军,实现了“四连冠”,成就了“九冠王”;定期举办年度顶尖国际赛事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全球总决赛,2017年被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授予全球唯一最佳项目奖,2018年总决赛中,男子篮球队成为中国首支获得该项赛事男子世界冠军的高校篮球队;校羽毛球队与“八一”队、厦门体工队的共建成果卓著,林丹、谌龙、李雪芮等国家级运动健将先后成为华大学生;华侨大学男子足球队在2015年6月获得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第六名,2016年,华侨大学男子足球队在5人制与11人制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均闯入全国总决赛,自2014年赛季以来连续四年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生组)福建赛区超级组的比赛中夺冠;校田径队、游泳队也多次在国际、国内各项大学生比赛中斩获佳绩。舞龙队由体育学院学生组成的队伍,2013年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男子乙组(体育专业组)舞龙规定套路全国第一名、自选套路第二名;2016年,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女子乙组(体育专业组)舞龙规定套路全国第一名、自选套路第一名、女子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7年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女子乙组(体育专业组)舞龙规定套路全国第一名;2018年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女子乙组(体育专业组)舞龙规定套路全国第二名、自选套路第三名、传统套路第二名,女子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9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女子乙组(体育专业组)舞龙规定套路全国第一名、自选套路第三名。
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9月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2021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嘛哩嘛哩编辑已经浏览过该网站,目前安全可靠、网站布局整洁、内容丰富、访问速度正常,需要这方面资源可以放心浏览!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52003.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1.78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3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2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教师培养延伸到社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开设了华为、蓝盾、中鼎、金纬、招商信诺、速度中国、青鸟储备等特色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创新创业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动化集成、罗克韦尔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乐气液电、用友新道仿真企业虚拟商业社会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学院,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扬以沈浩精神为内核、以铜文化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校训,坚持把沈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成了“沈浩之家”学生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和“沈浩精神传承网”,进一步夯实沈浩精神传承基地建设。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学校文、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控线32分、52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在2015年“英国国际微电脑鼠大赛”中荣获冠军;仅在2021年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4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5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1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知名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内涵建设、开放办学、合作育人、特色发展办学道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紧扣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发展新经管、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继续巩固和彰显财经教育优势,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